•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产经 > 列表

    依法治国更要全面依法治理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3-23 11:09  浏览次数: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对环保部门来说,就是要依法行政,确保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依法行政首先是依宪行政,依法行政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法定职责必须为,否则就是失职渎职;二是法无授权不可为,否则就是越权乱作为。

      环保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对环保部门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环保部门全面进入法治轨道。

      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大法,新《环保法》规范了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和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通篇贯穿依法治国理念,是环境监管执法的总章程、总规则。

      环保部门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决策,首先就是严格实施新《环保法》,在新法的规范下,依法约束政府决策行为,依法规范环境监管,依法打击违法排污,依法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环保部门严格执法,就是践行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理念。要从政治高度把握新《环保法》,用好用足新法赋予的权力,从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彻底改变过去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让企业守法成为新常态。

      困局——执法过松过软违法量大面广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保护环境无疑是场重头戏。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企业环评未批先建,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成以后当摆设,超标排污严重,监控数据造假。“逮着了你狠,逮不着我狠”,这也真实地折射出环境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依法治国步伐,需要各级各部门依法严格履行职责,严格查处企业环境违法,特别是对大量违法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拿出硬办法。

      已经实施的新《环保法》,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综合型法律,但是很多人认为是部门法。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认为,如果只是靠环保部门落实环保法,环保法还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是应该全民学法,全民守法,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依法治国的氛围。

      近年来,一批环境法律法规修订通过并相继实施,有效地促进了环境治理。但是,也有一些法律仓促出台,规定存在疏漏,部分条文缺乏可操作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衔接有待加强,以至于一些法律在实施不久,就因为难以解决现实问题,不得不重新解释或修订。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只有完善立法才能保障依法治国。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副厅长钟勤建认为,“因为缺乏与法配套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对历史遗留的违法违规行为,如何实事求是进行甄别和处理,操作难度很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客观上会降低对环保的要求和投入,使得执法者犹豫不决。”

      难点——理顺体制机制形成守法常态

      今年,新《环保法》、即将通过的《立法法》,有助于在重大立法上不断加快推进,折射出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地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而环境管理体制不畅,职责不清,影响了环保部门有效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阻碍依法行政的步伐。

      新《环保法》规定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但事实上,各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强化本部门、本领域的利益,对环保部门统一指导和监督持抵触甚至否定态度,导致环保部门难以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形成执法合力,有效遏制肆意排污行为。

      新《环保法》和“两高”司法解释对违法排污进行了规定,但是在现实中,仍存在行刑衔接不畅的问题。一是环保部门发现涉嫌犯罪的能力和主动移送案件的意识不够强;二是在技术上环境违法认定标准不统一;三是涉及环境损害鉴定的专业性案件,谁鉴定,谁付费等相关规定并不明确;四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导致部分省市出现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较少、以罚代刑的现象。

      对于法律衔接不畅的问题,四川省做了有益尝试,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互设了联络员,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并加强联合培训,以解决相关技术性问题。

      新《环保法》对政府的环境责任做出了规定,但没有具体配套法规对何种情况下撤职、引咎辞职做出详细规定,缺乏切实的问责机制,容易导致环保部门“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

      “建立重点区域环境督察制度,对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进行专项督察,切实把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落到实处,让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真正负起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认为,地方可以尝试设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能力,积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

      破局——用好用足法律赋予的权力

      “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长陈吉宁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

      对于如何依法行政,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殷切希望新《环保法》能长出“钢牙利爪”,啃掉包括雾霾、水污染、重金属等在内的诸多污染“硬骨头”。

      责权明晰保障权力运行公正。

      建立并公布权力清单,是建设法治政府,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钟勤建认为,“政府依法履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公开透明,接受监督。”要梳理行政审批清单,严格按照法律依据,清理、整合行政审批权,明确行政审批运行程序,合理取消、下放、合并行政审批权。

      加快立法让执法有据可依。

      贯彻落实新《环保法》,需要各地加快地方立法,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胡汉平提出,利用《立法法》即将出台的契机,各地加大立法力度,加快出台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在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方面,陈国鹰认为,要加快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和其他政府组成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

      钟勤建认为,要将法律法规与地方特色有机结合,注重地方立法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一致性,以及跟当地实际的协调性。建立符合当地群众利益而且维护法律权威的环境法律制度,才能让老百姓享受到依法治国的红利。

      完善司法实现违法者必惩。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认为,“目前环保领域乱象较多,建议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发挥更大作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两法衔接’,为新《环保法》配齐‘手脚’,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领域形成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铁路办事处主任姜曦晖建议,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格局,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案件咨询制度作用,积极开展调查处理举报、建议移送案件、立案监督等工作,切实解决环境执法长期存在的行政权力独大、司法机关外部监督被排斥在行政执法之外的状况。

      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高、中级法院及部分基层法院专门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对于全面破解环境公益诉讼立案难、审理难、赔偿难、执行难等问题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充实环境资源审判队伍;二是加强对外沟通协调;三是打击惩治与宣传保护相结合。

      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实现公平正义。

      一些地方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很难完全做到依法行政。“一些企业明知违法,但只要做这个事情划得来,就去做,这种风气是很可悲的”。全国政协委员、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只有用严格的环境执法,才能把污染企业挡在“游戏场”外,为环保企业扫清道路,才能保证市场公平竞争。

      “我希望环保部门和司法部门进一步依法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进一步加大对犯罪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惩处力度,用足法律的武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表达了让他对依法治国的希望。

      东莞市绿能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智能控制、节能规划和节能项目改造、节能产品的研发、代理、销售、推广应用及工程施工的综合型企业。自成立以 来,公司秉着“诚信、热情、优质、高效”的经营理念,一直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以及卓越的系统解决方案,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及长期价值。如今公司建立健全了广泛、全面的信息平台和雄厚、稳定的资金库,而且还拥有专业的技术支撑系统和人才队伍,由此可以看出绿能公司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http://www.lnkjcn.com/东莞节能服务公司。

      本篇文章由童克难、邢飞龙、陈媛媛、王玮、李成思、霍桃撰写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安徽2014年新建林15.1万公顷
  • 下一篇:广东将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