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新闻 > 列表

    校园贷虽被叫停,危险并未消失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7-27 16:33  浏览次数:
     自2016年以来,校园贷乱象层出不穷。高额利息,暴力催收,非法平台,黑心中介等等让人们对校园贷闻风丧胆、避而远之,校园贷系列诈骗已成为危害大学生群体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大毒瘤。
      随着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有关部门不断强调“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截至2017年6月23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
      强大的监管推动下,一些正规校园贷平台相继转型:名校贷于今年4月就已经确认7月下线校园贷业务,6月30日全面改版官网及APP,正式更名为“名校贷公益”,全面停止面向大学生的放款;爱又米(原“爱学贷”)于6月停止了学生现金贷业务;花无缺宣布7月4日0点起暂停大学生提现。
      由此来看,校园贷叫停力度很大,各种校园贷平台已经接近消失。但是,校园贷被叫停,真的意味着大学生群体可以从此高枕无忧,远离诈骗了吗?校园贷的消失,真的能代表大学生的人身,尤其是财产安全得到百分百的保护了吗?事实并未如此。
      近日连续发生的几起高利贷诈骗案件不得不引起重视。女大学生替父还债,遭遇黑中介操作多头借贷,利息越滚越高,蜗居桥洞13年;大学生经线下放贷公司借款四千元,4个月后竟欠贷30万;女学生为买iPhone6,遭遇黑中介,被对方发裸照逼债……校园贷虽然已经消失,但民间放贷的陷阱更大更危险,依然需要引起大学生的高度警惕。
      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民间放贷不同于校园贷,主要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线下放贷人或组织,即常说的“高利贷”,面向大学生放贷,没有任何审核过程,只需个人信息,高利率与暴力催收十分常见,部分与裸贷挂钩;另一种是黑中介,个人或公司,获得学生信息后收取学生手续费,可为学生办理多家非主流的小贷公司的借款,导致学生多头借贷,部分中介甚至会伪造资料,将学生包装成白领后操作借款。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民间放贷,都有着超高额利息和身份信息泄露的双重危险,必须引起大学生的足够重视和高度警惕。
      校园贷虽然已经被彻底叫停,但瞄准大学生群体的民间放贷机构依然暗流涌动,危害更大,影响更深。大学生必须适当学习金融知识,提高防骗意识,做好自我保护,切忌居安忘危,谨防上当受骗。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679273423 邮箱:1679273423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超级队长发布新品小凯乐园(Hello[V])
  • 下一篇:祺遇游戏——百万玩家同时在线 致富就在股掌之间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