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人 图/欧阳齐
2017年6月底至7月初,湖南连续降雨,洪水暴发,多地遭灾,在沩水河边的雷锋农场,那里情况怎么样呢?《雷锋》杂志湖南通联站志愿者带着全国千万雷锋人的牵挂,深入团山湖农场——雷锋曾经工作过的农场,发回第一手报道。
一、忙碌而有序的干部与群众
我们从雷锋大道上开车一拐进团山湖农场的内道,就能看到每隔几十米就有干部群众在烈日下坚守沩水大堤,守堤队伍的红旗随风招展,一排排装满防汛用的大石头的卡车随时待命。由于团山湖村委会已经被淹了,我们只能到达村委会临时的指挥部,村委会李祥主任向我们介绍:团山湖村委会846户,3610人,大水淹了整个村,洪水还没退,受灾损失还没法统计出来,但到目前为止,庆幸的是全村没有一起伤亡事故发生,整个救灾秩序井然,受灾村民都得到妥善安置。旁边有一位在登记社会捐赠物资的女同志用嘶哑的声音在跟人交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打听得知,她是村里的计生干部,叫卢洁,在7月1日晚上组织村民撤离的时候喊哑了嗓子。
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向阳中学,望城区公安局同兴派出所副所长代辉带领数名警员热心为前来救助的安置群众提供帮助;市教育局教科院梁辉主任与向阳中学张薇积极为受灾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向阳中学食堂胡建平班长为一千多名受灾群众张罗着可口的伙食,胡班长介绍:“中饭、晚饭都是四菜一汤,全部免费,早上提供面条、米粉,还有辣椒炒肉的码子,是乡亲们最喜欢的味道,保证让乡亲们吃好吃饱,渡过难关。”
在我们离开团山湖农场的时候,一群村民正不辞辛劳在打捞洪水中飘过来的动物尸体,准备予以掩埋。各界干部群众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抢险救灾,村书记在哪里呢?熟悉《雷锋》杂志的读者们都知道,今年6月号《雷锋》杂志刊载了望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建刚同志的文章,文中写道:“周祥,团山湖村党支部书记,三十多岁的年龄,却有着远洋贸易的经历。自愿放弃高薪待遇,回到家乡任村支部书记。历任数年,自己的积蓄在慢慢变少,而团山湖的变化却日新月异。家家通了水泥路,条条道路路灯明;产业集约现代化,农民洗脚成股东。昔日新兴农场,今日农业公园……”这么优秀的村支部书记,然而,我们这次却没能进到湖中见到他,因为拨通了书记的电话,他正在抗洪抢险最危险的前线。
二、高尚而热忱的学雷锋志愿者
60年前,为了根治沩水,在雨雪交加、天寒地冻的冬春季节,望城成立了治沩指挥部。陶克将军的著作《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中记载:到工地的名单上,本来没有雷锋,但他一连几次递交申请书,坚决要求参加这次改造大自然的战斗。团山湖就是这个时候围垦出来的,雷锋就留在了农场成了望城县的第一名拖拉机手。
60年后的今天,湖南几大河流迎来了有气象记载史以来最大的洪水,沩水再次翻腾,千万万的雷锋又来了。他们来自各个单位、各个学雷锋社团,在沩水岸边,来自某集团公司的两个年轻的志愿者仔细而认真地巡查河堤,稚嫩的脸被晒得黑黑的,他们已经连续守护了几天,每天吃着盒饭,无怨无悔;在向阳中学,校1608班的家长张晓艳、虢凤球带领着班上学生自发地组织了一个学雷锋志愿团队,为安置在学校的受灾群众提供各类力所能及的帮助;在食堂里面,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们默默无闻地在奉献着,他们打扫卫生、收拾饭桌、清洗碗筷,他们勤奋忙碌的身影让人感动。
望城的灾情也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长沙市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评审专家库专家、《雷锋》杂志湖南通联站医疗服务志愿团顾问、王军英教授特地托笔者捎去大批紧急用药品;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人事部中国骨伤人才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雷锋》杂志湖南通联站医疗服务志愿团顾问、欧阳齐教授亲临受灾现场指导群众在洪灾期间、洪水过后的疫情、疾病的防治。
《雷锋》杂志社湖南通联站站长师志伟、许正林身在四川茂县慰问采访期间,心系望城雷锋故乡人民,多次电话询问望城灾情,湖南通联站执行站长胡正奇、副站长黄勇兵指示通联站各部门要大力开展支援灾区的相关工作,对抗灾抢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要突出宣传报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团山湖的干部群众必将战胜洪水,必将把雷锋农场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679273423 邮箱:1679273423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