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新闻 > 列表

    名校贷公益毕业生求职特辑(二):小心简历石沉大海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6-14 12:56  浏览次数: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对"招聘会"这三个字有着多多少少的理解,可能自己亲身经历过又或是在新闻上看到过:招聘会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的盛况。名校贷公益《初入职场,不得不防的求职陷阱》第二期将带你了解招聘会上的猫腻,你的简历石沉大海,有可能是遭遇了虚假招聘。

        我们先来看几个真实案例:

        【案例一】虚设摊位只为补贴

        北京邮电大学的毕业生小刘在某人才市场参加了一场涉及计算机、电子通信、工程器械、制造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招聘会9点开始,小刘却发现某些招聘展台空无一人,还有不少展台在招聘信息下留了一句话“有意者,请拨打XX联系”。

       名校贷提醒:某些机构以招聘为名,但实际是冲着政府补贴而举办招聘会,很多并没有招聘需求的企业往往会被拉来凑场。

        【案例二】招而不聘实为宣传

        去年10月,一家美资企业到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招聘会,薪酬上万的工作岗位达三十余个,引来400多名应届毕业生前来参加并递交了求职简历。然而据负责这场招聘会的学校老师说,该企业在收到简历之后没有进行任何面试以及电话反馈。

        名校贷提醒:借招聘之名进行宣传是某些企业惯用的手段。这种形式花费少,效果却比广告好得多。一些企业常年打招聘广告,甚至进校园举办招聘会,但大部分时间不缺人手,纯粹是为了扩大企业知名度。

        【案例三】寻找免费人力

        小李同学参加了一家咨询公司的招聘会笔试。笔试题目非常特别,除了特长、爱好之外,还询问牙膏习惯用哪个品牌、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到该产品等与招聘本身没有任何关系的问题。小李当时感觉有些奇怪,后来从同学老师处得知该咨询公司通过招聘利用免费的人力来完成市场调研。

        名校贷提醒:在招聘会现场要注意鉴别企业的招聘信息。当遭遇与招聘信息不符的招聘,要学会见招拆招,可参考名校贷公益毕业生求职特辑(一)。

        最后,名校贷教你两步应对虚假招聘会:首先,选择招聘会要谨慎,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客观条件、能力和就业取向,有选择地考查招聘信息、参加招聘会,“每招必到”的行为并不可取。其次,参加完招聘,投送简历三四天后,如果没有得到回音,应主动根据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与招聘人员取得联系,摸清对方的“底牌”,如果对方诚意不高就应当及时放弃。

        虚假招聘会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求职者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极大的挫伤了人才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擦亮眼睛,认真调查,仔细分析,深思熟虑,这样才能够远离虚假招聘会。

        据了解,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不少同学忙于论文答辩或奋斗在实习岗位为自己将来升职加薪积累经验。但是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在求职时很容易遭遇诈骗陷阱,因此,名校贷推出了《初入职场,不得不防的求职陷阱》系列,为毕业生解读可能面临的求职风险。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平台合规运营,“有财气”积极拥抱新规
  • 下一篇:响当当:如何弥补人生落下的那堂“财富课”?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