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要遭遇很多挫折,与同龄的小伙伴之间发生矛盾更是在所难免。相对孩子之间单纯的矛盾,家长们往往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将问题放大化,大人之间为了孩子大打出手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但以暴制暴的结果不光会升级矛盾,同时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二次伤害。
近日,网上一份针对幼儿园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其问卷题目是“如果你的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你该怎么办?”而答卷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约60%的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而只有25%的家长认为应当远离施暴者,不能以暴制暴。
对此,摇篮网的育儿专家表示,孩子之间的冲突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其本身并不是坏事,透过具体的冲突事件,可以教孩子学会规则,学会尊重,了解其行为的底线和边界。然而,现实中导致矛盾激化的原因往往是家长的不理智,以成年人的思维来看待孩子之间的矛盾好比越俎代庖,是万万不可取的。
国外心理学家曾进行一项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时就被定为有攻击行为,48%的暴力少年犯在9岁时就被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儿童期的攻击行为水平越高,今后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儿童攻击行为也是以后各种行为问题的先兆。
育儿专家提醒,孩子在较小时经常会做出一些攻击行为,比如打人、踢人、咬人、扔东西、夺取别人东西等。部分家长会忽视这类行为,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长大后就好了。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家长不及时帮助孩子控制这些行为,对性格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家长在孩子面前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一位家长在采访中称,有一次,儿子和小伙伴发生争执,被对方打伤了却仍然没还手。从此,他就告诉孩子,“如果别人先动手打你,你都要给我打回来,否则就别回来哭。”有类似经历的家长非常多,而主张“打回去”的家长明显占多数,甚至还有家长表示,他们让孩学习跆拳道、空手道,就是不让孩子受欺负。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些家长的想法和做法显现是过激和欠妥的。然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时,又有几个家长能坦然处之?又有几个家长能理智对待?在保护孩子良好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如何采取恰当的方法对攻击性行为加以引导、控制、是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近期,摇篮网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亲子启蒙高级培训师李云在中搜搜悦价值直播平台的一场题为“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攻击行为”的讲座,让诸多家长们豁然开朗,同时也为搜悦社区中更多的准父母们提前上了一课。
李云在直播中表示,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应该既保持理智平静的态度,又千万不能纵容和忽视。同时,攻击性也是幼儿的一种天性,在环境的刺激下孩子有时难免产生攻击性行为,它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应该冷静地看待它,且不可将矛盾激化。
“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坏孩子”、“暴力宝宝”等不好的标签,要学会正确对待宝宝使用“暴力”的原因,然后教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和沟通交流技巧。平时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给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李云强调。
笔者注意到,在中搜搜悦价值直播平台上的视频直播囊括了各行业各的优质内容,创业、教育、财经、养生、历史、旅游等,上到国计民生,下到百姓日常均有所涉猎。其中涉及母婴护理和幼儿教育方面的直播内容非常丰富,凭借和“摇篮网”、“禧韵妈咪”、“米特学堂”等行业知名机构的深度合作,中搜搜悦力争通过精细化运作及多维度的内容策划包装,将专业的学术资源和权威的专家团队进行整合,再结合搜悦精准的人群定位和社区粘性让专家与受众无缝对接,让更多的准父母们从中受益。
“中搜搜悦倡导并率先在行业中发起的价值直播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可以为那些拥有优质内容,想通过直播的方式对外传播的播主、机构以及个人用户提供一种可能性和落地方案。它基于共赢的模式,能满足各领域和机构更深层面、更精准的受众定位和推广需求,并提供更广阔的变现空间。”中搜搜悦COO罗文勇强调。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