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新闻 > 列表

    名校贷提醒:理性对待校园贷 不应过分“妖魔化”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7-04-10 15:01  浏览次数:
        近日,南京、广州等地迎来了“小高考”,文科一考生回忆,G20杭州峰会、“萨德”、网络校园贷、“天眼”望远镜、乌镇互联网大会等时事热点均入考题。令其印象深刻的考题是,“有一道漫画题,大意是大学生贷款,还有一个箭头指向高额消费,让评析学生的行为。”一考生说,这道题看似不难又很灵活,他考虑的是从消费观和和大学生借款风险意识角度来作答的。

        校园贷,2016年最热门、最让人敏感的一个词语。校园贷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发展速度令人震惊,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关校园贷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教育部以及银监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对于校园贷带来的利与弊,大家众说纷纭。校园贷产生的悲剧确实令人震惊,但是产生此类事件的原因,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反思。

        社会上对借款平台、大学生以及社会、家长的问责此起彼伏,但大家更多的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借贷平台,认为借贷平台在没有衡量大学生还贷能力下,以低门槛、高额度为诱惑,致使出现大学生背负百万贷款轻生、裸贷等悲剧。显然,这一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众所周知,在中国父母眼中,大学生未进入社会,就不算是社会人。而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大多是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父母象牙塔式的保护也使得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也能看到,最近名校贷上线了一份《大学生借款风险报告》,报告显示,84.1%大学生借款风险意识薄弱,大学生借款风险评分平均分仅为65分,对风险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45.66%的用户在借款用途上存在隐患,有赌博等不正当消费以及过度消费的风险;有近30%的用户没有阅读借款合同的意识,容易掉进不公平协议或者违法合同的“坑”。除此之外,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以及学校疏于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助长了不法分子犯罪的气焰。
     
        有数据显示,2016年,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已突破800亿元。校园贷这一问题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校园贷本质上只是一种金融工具,具备其应有的工具价值。如果接受校园贷服务的对象能够挖掘其价值,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校园贷是利大于弊的。对待校园信贷不应“妖魔化”,重在规范及引导,切忌”一刀切”。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校园贷是可以发挥其优势作用,为在校学生谋取福利。

        名校贷,麦子金服旗下高学历年轻人群体的微创业和借贷信息中介平台,自2016年以来,通过上线《名校贷大讲堂》、《借前测试》、《借前4问》等一列的原创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内容一经上线,受到了数万用户的参与和好评。名校贷相关负责人也一直强调到,“名校贷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帮助大学生实现梦想的同时,也希望用户能够更好利用这一工具,真正地去探索自己未知的东西。当然,随着监管强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淘汰,名校贷也会一直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中国服装供销网可信吗?让分销商赚到钱的供销平台,总不会太差!
  • 下一篇:樱花醉春色,创意有清香!名校贷携手学院奖走进武汉大学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