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新闻 > 列表

    早癌筛查行业痛点待解 风口之中谁是先行者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焦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11-23 18:04  浏览次数:
      每一分钟,全国就有8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有5人死于癌症。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有429.2万例癌症新法病例和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据此测算,以上数据并非危言耸听。
    早癌筛查意识的淡薄和技术的落后是行业的最大症结,使得高死亡率一直弥漫在癌症领域。临床数据表明,癌症1期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2期为80%以上,3期为40%以下,4期为10%以下。为此,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提出推广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策略,从政策高度,自上而下推行早癌筛查。
    (浙江省卫计委疾控处处长严德华在会上谈供给侧改革形势下大健康的机遇与挑战)
     
      癌症早期“来无影” 确诊多为晚期
      作为癌症大国,我国80%以上的癌症均是在出现明显症状后才到医院就诊,一经确诊便已经处于3期、4期,错失最佳治疗期。对于我国发病率排名前三的结直肠癌,诺辉健康CEO朱叶青告诉我们:“由于潜伏周期长,且早期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很多肠癌患者在确诊后基本已经发展到中期或者晚期。”因此,中国催生了无数“抗癌英雄”,但英雄不易做,抗癌英雄又有谁想当呢?
    (第五届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蔡三军在大会上作演讲)
     
    (医疗健康专家共话“早癌筛查与控制”)
     
       其实,抗癌不易,防癌却易。
      美国和日本的医疗实践都证明,肿瘤的期别越早,所需资源投入越少,并且效果越好,甚至可达完全治愈。数据表明,美国癌症患者总体的五年生存率高达80%;邻国日本则达到了62%;相比之下,我国仅为25%~50%的肿瘤病人五年生存率,确实亟待提高。
       癌症防治的关键是“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这套防治癌体系受制于技术和政策制约,一直未能建立;也因此,人大代表两会接连提案、十三五规划更提出要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肿瘤等薄弱环节能力建设,实施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  
     
      资本青睐早癌筛查  行业攻坚者获资金关注
      政策导向是风向杆,资本的流向更说明了早癌筛查领域大有可为。
      癌症防治,技术为上;唯有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出适宜国人DNA特点和就诊畏难情绪心理的产品,才能在“谈癌色变”的当下,让更多人接受癌症防治理念。
      诺辉健康继去年推出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后,近日再推新产品常卫明™。据了解,常卫明™包含已有的肠癌无创基因检测产品(常卫清®)和新增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项目,可同步实现肠癌和胃癌的早期筛查。
      同一份取样,实现两项癌症的早期筛查,并且无创、无痛、非侵入性,用户可以居家自助完成操作。
    技术的突破和产品的创新,使得诺辉健康受到资本的追捧。去年12月,诺辉健康就获得了君联资本、软银中国2000万美元A轮融资;在本月19日诺辉健康主办的“跨界融合-共享互联网+早癌筛查新格局”高峰论坛上,公司更是凭借常卫明™的推出,再次获得资本方的关注。
    (众风投大佬探讨“风口中的大健康投资”)
     
      “之前拿到的投资,主要用于市场推广,产品研发,以及检验中心的布局上”,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表示,公司未来将在产品研发和检测中心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金。
      据悉,诺辉健康未来的产品布局将在女性两癌、肝癌、肺癌上,主要聚焦在中国高发癌症领域。
     
      基因检测成风口 身处赛道细思量
      随着“健康中国2030”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管理日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在此趋势引领下,基因检测成为新的风口。
      业内人士认为,基因检测的出现将引领个体医疗革命,基因检测的医疗市场是一块千亿级规模的蛋糕。
      以肿瘤相关的基因检测为例,中国每年有400万肿瘤患者,如果每个患者都做一次基因检测,以单价1000元(远高于这个价格)计,每年将有40亿的市场容量。
      对此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国内公司纷纷开始布局肿瘤基因检测服务。诺辉健康身处癌症早诊的赛道上,一直在为提高产品的准确度而努力。公司这次推出的常卫明™,凭借在分子分型技术上的突破,产品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了9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准确性。
      “基因检测市场处于风口浪尖,很多公司涌入进来。我们希望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因为新技术一定是靠不断的临床,不断的做市场验证,不断的用户教育才能一步步往前走。”诺辉健康CEO朱叶青在谈及整个行业走向时说道,“这么多公司进来,未来肯定会有一大批公司死掉,但是也因此会催生很多成功的公司。”
      身处风口之中,如何保持航向并保持领先位置,成为基因检测公司需要思考的重大命题。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679273423 邮箱:1679273423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诺辉健康技术突破推新品 产品架构进一步明晰
  • 下一篇:早癌筛查哪家强?且听风投大佬怎么说!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