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国古陶瓷大典》编写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师大召开。董奇到会致欢迎词,名誉会长邱季端讲话,会长姚政作编书方案。会议决定由文保会名誉会长邱季端先生发起并出资,文保会作为主编单位,调动全国知名专家和藏家编辑出版,邱季端、丘小君为主编,叶文程、雷从云、李辉柄、孙学海,赵青云为顾问的“中国古陶瓷大典”,全书分为五卷,分别为汉唐,宋,元,明,清。“作为中国古陶瓷史的里程碑著作,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古瓷辉煌灿烂的历史新篇有着深远的意义。”姚政如此评价。
“瓷器不仅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生活,而且还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丘小君说,近年来,中国的民间收藏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领域。但与此同时,许多人理论研究知识却相对匮乏。通过编写《中国古陶瓷大典》,大家能广泛收集各方资料,把自己收藏的珍贵陶瓷藏品展示出来。同时,阶段性地展示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中国古陶瓷史发展。
在叶文程看来,最近民间收藏很活跃,各种声音都在壮大,这是好事。编写《中国古陶瓷大典》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这本书的编写工作量很大,并不容易做。希望能发动全体民藏人士来参与,大家把自己收藏的最珍贵最保真的藏品都贡献出来,编入此书,丰富其内容,扩大其影响力。
在本次会议上,邱季端先生做了重点发言。他认为,之前我们读过的陶瓷史,有不少“空白期",现在急需修正。对《中国古陶瓷大典》的编写工作,他提出了五点意见。
第一、“文以载道","瓷以载史”,瓷器是陶瓷史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因此我们要以中国数以万计民藏家手头的原始物证为资料,参考馆藏文物,以物证史,而不是以“史”证物。文献,史书仅作参考。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对的上吗?你按图索骥肯定找不到柴窑器。《新增格古要论》说:“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这句话意思是元朝有种小圈足印花的瓷器,里面有印“枢府”二字的,烧制得最好。然而在近现代瓷书里“枢府”却变成了“卵白釉”的专有名词。是作者没读懂古文还是故意曲解?邱季端考证后认为,两者都不是,因为作者在写书时,仅仅見过印有"枢府"两字的卵白色的元瓷,所以把"樞府"等同卵白釉。行家一般都知道,元代有枢府、內府、太禧二字的瓷器已经发现的起码有十几种,如沥粉、蓝、黃、红、白、紫、酱、綠釉,五彩,青花,琺琅彩,釉里紅等。
第二、应用辩证法,唯物主义观是解释社会科学的正确方法。有道是迷和悟在一念之間,醉与醒在一夜之隔。方向对了,真理在握;方法对了,庖丁解牛。若离开辩证法,离开唯物主义,我们在解释古瓷领域的某些问题很有可能迷失方向,导致“昏睡不醒”。
第三、所有载入史书的藏品证物是经专业专家和民间专家共同鉴定,亦经仪器检测符合朝代的科学数据。我们应该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实告诉同胞们,祖先创造的辉煌艺术文明,留给我们多少巨大艺术財富。
第四、真赝问题。所谓“以假乱真”不排除是某些利益集团利用伪专家散布的烟幕弹。瓷器的记忆力是最強的,它穿越数千年的时空,记录了当时、当地的历史痕迹,也记录了一路走来所经历的岁月留痕。“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心靜自然涼,我们需要用静心来识別假洋鬼子,告诉读者假洋鬼子的真面目。因此在《中国古陶瓷大典》里我们应有适当的篇幅与章节传授瓷器的鉴定知识和技巧。可能这也是读者、文物收藏爱好者最为关心的问題。
第五、在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中,有很多资深的中国古陶瓷收藏家,鉴赏家,不少人更有专著问世,一些更是饮誉中外功勋卓著的古瓷研究泰斗。作为此书发起者,召集人,赞助商,邱季端希望各方诸候各路英雄以保护中国文物,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大业为重,以博大宽容之心,具集百川之襟,备纳各家之智,互相尊重,集思广益,勿忘初衷,谨记使命,以鸿鹄之志,完成《中国古陶瓷大典》大业。
谈到现在中国古陶瓷的保护处境,邱季端认为,诚如100多年前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失望的季节,也是希望的春天。”
“虽然我们当前身处在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最好和最坏的时代”,但是我们有信心,有毅力变‘失望之冬’为‘希望之春’!”邱季端说,我希望参与者能以保护中国文物,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大业为重,以博大宽容之心,备纳各家之智,相互尊重,集思广益,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编写《中国古陶瓷大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将集合更多权威人士,编写《中国古陶瓷史》等系列书籍。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679273423 邮箱:1679273423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