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文化 > 列表

    姚治华:笔墨当随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焦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7-28 09:55  浏览次数:

     
           姚治华,当代著名画家,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 1949年后在湖北曾任美术编辑、美术创作员、群众美术辅导员。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师。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中华英才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画系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历任北京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第二、三届会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中华英才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美术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中国石涛艺术研究会名誉理事等职。多次参加社会助残、抗震救灾和支农等书画捐赠慈善活动,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慈善大使”,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评为“中华名人支持三农功勋人物”。
            当代著名画家姚治华,擅长中国白描人物和水墨山水画。人物画笔墨生动,颇为传神;山水画意境深邃,笔墨酣畅,情趣盎然。他曾在山东、湖北、河南、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曾五次赴日本、四次赴韩国、三次在法国、两次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肯尼亚等国家举办画展及讲学。先后赴意大利、德国、英国等欧洲16国进行艺术考察。代表作《黄河颂》,此画最早版本一直挂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大厅北侧,作品表现出黄河奔腾壮观的气势,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伫立画前仿如独立危岸,河涛拍岸之声直逼耳际,夹杂着扑面而来的飞溅浪花。这幅长500厘米、宽200厘米的巨型力作,正出自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姚治华之手。据画家介绍,他年轻时曾来到黄河壶口瀑布体验生活和写生取材。

        

    前  记
    林秋璇
     
           姚治华,一个用岁月见证历史兴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人民教育家、书画家、慈善家。这个熟悉的名字,一直活跃在中国文艺界的核心舞台上。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出将入相,担当风雨,赤诚从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美术家和文化领袖。他用诗人的意气,风发的激情,时代的画笔重构了祖国的万里河山,在笔墨的余温中,我们读到了画家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在感恩于姚老为我国艺术事业辛勤添砖,默默加瓦的同时,也激励了无数后来者乘风破浪,振作向前!
     
    笔墨当随时代
         姚治华:用艺术向世界唱响中华爱国情
     
           当代著名画家姚治华,擅长中国白描人物和水墨山水画。人物画笔墨生动,颇为传神;山水画意境深邃,笔墨酣畅,情趣盎然。他曾在山东、湖北、海南、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曾五次赴日本,四次赴韩国,三次在法国,两次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肯尼亚等国家举办画展并讲学。先后赴意大利、德国、英国等欧洲16国进行艺术考察。代表作《黄河颂》,此画最早版本一直挂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大厅北侧,作品表现出黄河奔腾壮观的气势,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伫立画前仿如独立危岸,河涛拍岸之声直逼耳际,夹杂着扑面而来的飞溅浪花。这幅长500厘米、宽200厘米的巨型力作,正出自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姚治华之手。据画家介绍,他年轻时曾来到黄河壶口瀑布体验生活和写生取材。
      滔滔的黄河在画家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在日寇入侵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中华儿女英勇不屈,前赴后继奋起抗战,硝烟弥漫,山河色变……一幕幕史诗般的悲壮凝重和匹夫有责的民族自尊,如电影片段重叠在他脑海,翻腾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蓦地,酝酿心头多年的夙愿遂以其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画,饱蘸激情的画笔挥就了不朽的《黄河颂》。欣赏姚治华教授的黄河题材作品,尤感震撼力——他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令观赏者无不心鼓雷动。这种雷动不仅来自于汹涌翻滚而来的黄水白雾,也不仅来自于险要奇绝的黑石深谷。动与静这两种强烈反差的内心律动,通过富含变化的笔墨色彩表现出来,方寸间透射出一股摄人心魄的独到神韵。 除了精于《黄河颂》等山水画,姚治华教授还擅长人物风情画,并巧妙将各种画法融合创新,堪称一位多面手。他在1981年远赴四川凉山自治州写生,正好赶上了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热闹非凡。他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融入作品之中,成就了我们今天欣赏到的中国画《欢乐的火把节》。画面有两个中心,中心之一是一群身着民族盛装的少女围绕燃烧的火把携手而舞。在飘荡的白烟中火焰腾飞而上,烟雾、火光和人们的面貌及服装均用线勾,色彩缤纷。这种富有装饰风格的手法不仅适合于气氛热烈、内容丰富的题材,更强化了浪漫的情调,激发欣赏者的无限遐想。另外一个中心是举行斗牛比赛。四角相抵,相持不下的两头牛是最为突出的主角,树荫和棚伞下密集的观众皆屏息聚神,凝目注视,以静托动。而火把舞那部分,则用较自由变化的气氛来表现彝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心情。两部分从不同角度烘托主题,异中求同,乃动与静的巧妙结合而相得益彰。
      姚治华的一些优秀作品被中南海、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及国外一些艺术馆收藏。他的画作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并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出版有《姚治华画集》、《姚治华画选》、《姚治华山水画选》、《中国画人物速写》、《姚治华小品画选》、《姚治华精品集》、《姚治华速写》、《荣宝斋画谱姚治华绘山水画和人物画》、《姚治华作品集》、《画与诗》等著作和录像光盘。中央电视台等 6 家电视台为其录制了专题片 5 集。主编出版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材(由中央美院 11 位教授编写)一套 9 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教材 21 本。
      姚治华的中国画意境深邃,神韵精致,饱含激情。他一向以情作画。他满怀深情,用画笔描绘祖国的名山大川,刻画黎民百姓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既不忘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又注重吸收西画的精髓,不断追求创新,使其作品不落俗套和窠臼。其作品创作形式与风格多姿多彩,一些作品既磅礴大气,又清新优雅。他的人物画形象生动,出神入化,笔力雄健;山水画构图新颖,笔墨酣畅,情景交融,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意境。其作品广受喜爱,被国内外有关人士多方收藏;他的学生满天下,其中的研究生有刘大为、史国良、杨力舟、马振声、马海方、郑碎孟等。
      姚治华先生从艺60余载,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万水千山,他曾多次带领学生前往祖国各地采风写生,12次带领学生登上美丽的黄山,参观考察、写生创作,成立了黄山写生画院并担任院长。姚治华先生还应邀先后赴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学并举办画展。他从根本出发,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吸取营养。高山大海向他召唤,花儿草儿向他微笑,森林港湾向他致敬,彩蝶翩翩向他飞来,孔雀含情为他开屏,百鸟齐鸣为他高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60余年的艰辛奋斗和摸爬滚打,姚治华先生于2010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正式举办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个人画展,在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的太庙举办了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意义的大型书画作品展览。来自各界专家、学者、同仁、朋友等约千余人参加了当天画展盛大的开幕仪式。
      姚治华先生在接受专访时,高兴地说:“我首先要感恩社会,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同时感谢党对我的培养。”
      姚治华给人感觉,善良、纯朴、大方、好客,气度非凡。通过接触交谈拜读姚治华画作和有关评论,让人心旷神怡,犹如回归自然;他的艺术特色与众不同;他追求的回归自然和传统的诗意,有着先进艺术的思想。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对应关系中人不断地发现和关照自己,既关照人生,也关照匳史,这是中国艺术家“天人合一”的重要美学思想,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中国艺术的灵魂。我国历代不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是这一美学思想的本质体现,姚治华先生做到了真是了不起。
      姚治华先生注重写实,注重写生,注重中西融合。这种折衷中西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广泛体现,与姚治华老师在一起感到他虽然年过八十,却朝气蓬勃身强体壮,这与他喜欢游山川的性格分不开。他的足迹踏遍中国西北、东南的名山大川,中原的山山水水皆留下了足印,黄山更是让他12次造访。黄山系列作品一直是姚治华山水题材的主要代表性系列作品,他多次亲临黄山写生,并在黄山脚下建有其黄山画院,其对黄山有深厚的情感,北美的河山,东南亚的胜景山村,也留下了他的不少足迹。每到一处他便展开纸砚,席地写生,写生稿一叠一叠,其中有些已汇编成册。这些写生稿本身就是一幅幅绝妙的来自生活之师的造化及他的心灵直现的精品,又是他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源源不绝的素材。从生活中来,细致深入观察生活,在其很多画中,都充分体现他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与发现。所以他的作品常画常新。每一作品都有清新的意趣,而不是老一套的重复。这同他重视写生与生活有莫大的关系。
      姚治华的作品尤其山水画中,壑岭崇山,绿葱层林流瀑村野中,皆透出一种大地宇宙不息之气派。用笔意境天趣朴拙在陶醉于其艺术笔墨美感之余,在流连其精湛技巧的同时深深体会到其涵藏于画作中的宽博情怀,对万物,对天地,对人间的关爱之心,透现于笔墨、线条、墨色、色彩之中;再加之书法题画款式的拙辣,博大深厚,宇宙,人生多姿,在其山山水水,花花木木中,体现一种对万物的情趣:情怀的人文精神。澄怀观道,其画涵盖一种至大与至广。而这种人文精神是从画面上给人的一种感悟,不是通过理性、生套的哲理说出来,而是在画作上通过生机蓬勃的万物发出来的。
      多年来,姚治华热心公益事业,屡次参加社会助残、抗震救灾和支农等书画捐赠慈善活动,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慈善大使”,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评为“中华名人支持三农功勋人物”。
      “绘画的第一要旨是意境。”这是年逾古稀的当代著名画家姚治华先生在接受专访时,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姚治华的句句话语,不仅清晰地勾勒出其心中的艺术意境,而且向大众描摹展示出他宽广博纳、承古求新、执着追求、热爱人生、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深厚情怀。
      雄浑激奋 古稀犹唱《黄河颂》
      《雨后青山铁铸成》系列是姚治华近年来另一批备受推崇的作品。在画中,创作者一改前人牛毛、斧劈、铁线、米点等山石技法,以肆意游走的擦、染,控制得恰到好处的洇晕,以及体现现时代的亮色,绘就出一派笔墨迷蒙、气韵流动的雨后奇峰。但这流动,却让观者的心沉静、静谧,有融入自然的超脱。有评论说得好:《雨后青山铁铸成》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你看不出它属于哪门哪派,但它的笔墨、意境、神韵既是十足的传统,又是绝对的现代;如果没有一个现成的词可以形容这种既陌生又亲切、既传统又新颖的画风,我们姑且称它为“姚家样”。
      “李可染曾经说过,创作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打进传统里去,还要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有的人打不出来,就像蚕作茧似的,最后咬不出,困在里面变成蛹了。而能打出来的,就能破茧成蝶。”曾受教于李可染、叶浅子、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师的姚治华,在谈到自己现在的成就时,坦言离不开老师们当年的言传身教,“李可染有四句话我记了半个世纪:哲学家的头脑、诗人的感情、科学家的毅力、杂技团的本领。这四句话指导了我全部的艺术实践。所以我常常觉得幸运,在学生时代能够遇到这些大师级的优秀老师。”
      以哲学家的眼光观察事物,才能抓住事物本质的美;以哲学家的辩证思维对待生活的现象,才能更深刻地领悟创作中黑与白、疏与密、苍与润等各种对比,产生更丰富的表现。姚治华说这些认识和体会全部来自实践。
      “还有创作的情感。只有以情作画才能画出打动人的作品,而诗人的感情恰恰是最浓缩的感情。”至于科学家的毅力,他以“百折不挠”和“严谨”表达着自己的理解,“创作不能知难而退,要有科学研究的持之以恒;同样不能想当然,要像科学实践一样严谨,精微必究。有些人把绘画看得很容易,认为大写意谁都可以来,其实不行。因为没有经过仔细研究和练功的绘画根本没有准头,更不论意境了。”
      笔下万象 国画之变随时代
      近年来,姚治华的创作往往以山水为题,被人们誉为以容纳百家的底蕴,扬洒不拘一格的特色。有人说他的画有油画般绚丽的色彩,也有人说他的画有版画般明快强烈的风格,还有人说他的画像连环画般构图灵活,更有人说他的画与这些画种只在似与不似之间。“连环画、年画、漫画、版画、油画我都学过,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但这些只是变法、创新的一个必要条件。”
      其实姚治华的广博还不止于此。为了积蓄更多艺术养料,离休后的他游历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足迹踏遍世界几百个博物馆或艺术馆,目光凝聚过异域的民族绘画、抽象派、现代派等众多风格流派,获取了沉甸甸的收获。
      “我认为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点可以兼收并蓄。不断积累的目的,是它们发生化学反应之后的那个‘新’。” 姚治华在涉猎了古今中外众多画种后,终于找到了自己最想表现的意境新声,那就是时代的声音。
      “为了表现绘画的时代意境,我几乎不惜采用一切手段。”
      至此,姚治华笔下的中国画万象迭出:城市斑斓的夜景、少数民族生活的剪影、西方大都市的风情、神舟升空的壮美以及自然山水的回声……“只要能表现生活的时代面貌,我都想去创造。因为现在的生活到处都是色彩,再不是古画中那些灰沉沉的孤云、深谷、茅屋了。”除却题材,姚治华在用笔、用色、材质等方面同样尝试出新,“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叶浅予强调从生活中来,都是同样的道理。中国画要向前推进,决不能一味摹古,我不仅要以现代山水表现现代生活,还要以现代山水表现现代人的心理。”我们期待,姚治华先生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够再创作出一批反映生活、反映时代的精品力作来回馈社会。衷心地祝愿姚治华先生身体健康,并祝姚老的艺术青春永驻。
     

    纵情笔墨,雄魂山水

    ——姚治华的国画创作

    文/邵大箴
     
        姚治华1932年出生于河北省孝感市,年幼时饱受战乱动荡之苦。1952年,在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结业后在《湖北文艺》当过两年的美术编辑。由于他在基层做过不少美术普及工作,积累了可贵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创作资源,并有年画、连环画创作的基础,1956年顺利地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先入版画系,一年后转入中国画系,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师,受到的是以素描为基础、以写生为主导的中西结合式教育,注重扎实的造型功力和传统的笔墨训练。他通过临摹包括古代壁画在内的历史经典名作,加深了对民族传统的理解,与此同时他注意广泛吸收现代文化的营养。李可染先生教导他,“你想搞艺术,想成为艺术家,需知这是不容易的。艺术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科学家的毅力、诗人的感情和杂技团的本领。”这让他终身受益,在学习期间,他绘画技巧比较全面。不仅攻人物画,有优秀作品《重建家园》和毕业创作《刘胡兰组画》问世,同时也对山水画也有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姚治华留校任教,文革前他的人物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较量》、《欢笑洒满青山》是兼有造型功力和笔墨技巧的作品。文革后,他的创作重点转向山水画。人物和山水,表面上是两个不同的国画门类,描写不同的对象,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都要用笔墨以形写神,表现人文精神,表达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亲切感受。在人物画创作上重视现实品格的姚治华,特别强调山水画的精神内涵,追求山水壮丽的意境,就不是偶然的了。他写黄河的气势磅礴,写青山高峰的神奇和撼人的魅力,强调山水画构图的独特形式美感,追求笔墨和色彩的融合之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黄河颂》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画最早版本一直挂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大厅北侧,作品表现出黄河奔腾壮观的气势,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之后,他反复提炼,强化笔线力度、墨色交融和构图雄浑的艺术感染力。
    关于如何认识和处理传统与深入生活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姚治华写过一篇《笔墨当随时代》的文章,他认为传统是“流”,生活是“源”,艺术创作一定要寻“源”。他举历代名家为例,说明凡是在画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莫不是既坚守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又具有面向现实、面向自然品格的人。如何对待传统?姚治华最欣赏的是李可染先生1943年提出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名言,并作为自己钻研传统艺术的座右铭。钻研传统要像春蚕吐丝,先把自己缠进去,然后再做飞蛾咬出来,才能自如。由对景写生转向笔墨写意、由描写对象转向形式语言自身,是重新靠近了文人画传统,但并非简单地复归文人画。掌握了文人画创作的要义后重新去写生、去创作,那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境界了。
    姚治华坚持面向传统和面向自然的原则,他自觉地意识到,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大山大水,最适合用传统笔墨加以描绘。他从传统经典和真山真水中获取创造资源和灵感。他沿着黄河走访了很多地方,考察黄河的历史和现状,观看了千年积淀下来的大量的黄河文化遗迹和资料。画黄河等于是姚治华对自己艺术活动的一个小结,通过这个小结,他自己真切地领会到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一定要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地,扎在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上,根扎得越深越好。只有扎了这样的跟,自己的艺术才会生根开花。同样,姚治华多次上黄山,热情描绘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和它们的朝夕阴晴变化。黄山系列作品是姚治华山水题材的主要代表作,如《清凉世界》、《旭日》、《云雾朝阳》、《泼墨山水》、《黄山图》、《西峰云涌》、《天门奇观》、《崖岩峥嵘》、《山中雾》、《朝阳》等等。
    姚治华以意作画,以情作画。他认为艺术作品应该一张有一张的味道,他根据对象的意境协调绘画技法。他说好的演员能进入角色,演的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个性,画家也应如此。他一直认同石鲁讲过的一句话,“以意作画,万幅画万个样;以法作画,万幅画一个样。”除西藏外,姚治华几乎走遍了祖国大地。他每到一个地方,总要深入了解那里的风俗人情、山川物理,画他感受最深的东西,长江长城,黄河黄山,这些地方的自然美、人文美是大自然和历史造就的,他努力领悟,努力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意兴所到,情感所钟,对万物,对天地,对人间的关爱之心,这个“情”字,透现于笔墨、线条、墨色、色彩、构思,集中体现在意境之中。他一再教育学生要“见景生情”、“缘物寄情”,首先要见“景”见“物”,有“景”有“物”才能寄托自己的感情,才可能“迁想妙得”地将生活形象加工为艺术形象。他的《烟云绕奇峰》、《浓色浓情天造化》、《漓江情》、《版纳风情》、《枫丹白露》等等,无不是借景写情的佳作。
    姚治华受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前辈老师的影响,一贯坚持国画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派,但在具体技法上,却有开阔的心胸,敢于和善于吸收外来艺术元素为我所用。姚治华不仅仅继承了中国画优秀的传统,还吸收了西画中的光影技巧,使传统水墨与水彩、水粉画法相结合,水色渲染与石色勾填相结合。姚治华走过漫漫的艺术道路,努力修炼两个基本功:具有造型技巧、笔墨功力的外功和具有全面修养的内功,使自己的艺术创作充溢着传统精神和时代气息。看他的近作,我突出的印象是:纵情笔墨,画无尽止。看来,他还在攀登新的高峰!
     
     
    中和思维  辩证方法  诗性追求
    ——论当代画家姚治华的艺术造诣

    文/丁芒
     
        连日来拜读姚治华先生的画作和有关评论,真是目为之眩,神为之夺,沉潜在他的艺术创作的意境里,体味精醇,总想探渊索源,对他的艺术特色,尤其是产生这些特色的思想基础、思维方法,作一些探讨开掘。姚治华是当代拥有盛名的山水画家、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关于他的身世学历、天资秉赋,以及笃实勤奋的人品作风,博求约取、融通独辟的艺术道路及其造诣,人们讲得很多。恐怕每一个成功者所必需经历的具备的基质性的先期条件,他都实践了、拥有了。这是共性,是规律。各个成功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到达的深度不一。我所谓深度,一是指在“博求”中对实践经验(师法自然,师法古今中外前人)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升华概括程度,也就是一般的“领悟”能力;二是指对这种领悟能迅速“约取”,融入自身的个性自趣中去,在艺术实践中悟到独造个性表达的种种线路、方法,此所谓“顿悟”。顿者指来得快,是心灵的一种迅速撞击,艺术思维上的豁然开朗。“领悟”是理性成分多,“顿悟”则又回到更高的感性体验中去。顿悟是领悟的理性基础,是领悟的深化,它直接指向了实践,指向了个性独创。用古人关于艺术境界三阶段的分析来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界,我认为是客观状景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界,我认为是自我投入的“博求”阶段以及“领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第三境界,即个性表达的“约取”阶段,升华、独创、前进的阶段,也即前文所谓的“顿悟”阶段。姚治华的艺术成就很高,我认为正是他的艺术思维到达了这种深度境界的结果。
      艺术思维当然是一个抽象的大概念,在画家来说,他是怎样通过笔墨、色彩等工具,在平面静止的具象画面上,来运用和表现这一抽象概念已到达其理想境界的呢?这就必须从他的作品中对他的艺术思维,作逆向的条分缕析的探索。先仅就我所感,析论其主要几点。
      一、中和思维
      在有着繁盛深厚的艺术传统的中国,在世界各国画派画风交相辉映、杂采纷呈的现代,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画家,何去何从?道路并不难选择。但要成为一个超越者,而不是守成者,他就必须广开视野,继承借鉴,博取众长,熔多元的经验于一炉,作为自己攀登巅峰的基座,而不是孤守、排异,永远重复古人,重复自己。中和思维不仅是个方法问题,更是个思想问题。没有这种博大的见识与胸怀,就永远不会通过自己的创作去发现和发明种种“中和”的艺术方法。在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你不扎扎实实地站在历史巨人的肩头,就永远不能独标新异,出人头地,只好沉沦于平庸。观察当代许多卓越的画家,论其思想深处,莫不有赖于中和思维的奠基。
      姚治华之敢于大胆用水用墨,敢于大块地用色,莫不是他在继承和借鉴中,中和思维所起的作用。从他每一幅画都可以看出传统笔墨功夫,和西画的色彩绚丽、版画的强烈明快、连环画的灵活构图种种风格的融合、中和。如他的《美姑河畔》、《巨龙雄魂,旭日东升》,因大胆用色,而使国画传统的山水意境顿然改观,创新求变的意义,时代精神表现的意义,也就在其中了。
      二、辩证方法
      中和思维和中庸之道、折中派不同,它不是“(1+1)÷2”,而是建立在否认二元对抗、否认“一个中心”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画家具备了综合的理念作为艺术行为的指导思想,才可能运用辩证的方法去处理种种艺术上的问题。观治华先生的画莫不可体味到他运用辩证方法的得力之处。举例《驰马》,画的是一群斑马,奔驰于广漠草原上。从习惯的构图来说,奔驰的马群应是画中主体,他却置于画幅上端、地平线穷目处,其下约5/6的画面,则以蓝黑混成的水彩横扫过去,略间以空白发亮的潭影和近景蒙茸乱生的草丛,一片雄浑迷蒙,反托出斑马鲜明的身影和条纹。画面顶端淡黄一抹,暗示着夕阳余晖,为斑马工细生动的笔墨,作了光学上的解释。主次的倒置,工笔与大泼墨的反射,动势与静态的对比对立,都是一反常态,出人意表。读者审美的指向,立即被画家的匠心,从惯性中解脱出来,导向新颖、奇妙、广阔、大气的境界,心灵为之震撼,不由得浮想联翩。治华先生惯用这种手法,建构其“大感觉、大气势”,形成他山水画风格的重要部分。《夜捕》、《荒原》、《黎明》、《风雪驼铃》等,都一样地气势夺人。我认为这些都是他运用辩证思维和方法最成功也是最高明的成果。不看到事物的矛盾两方,不是从相对立的矛盾中寻求新的统一,不是把客观物象通过主观臆念加以改造,不是对审美惯性惰性作逆反思维和反其道的运作,治华先生就不会有这个艺胆,他的独创、孤诣的创性思维也不会到达如此深度。
      三、诗性追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画的审美传统观念。重写意的画风流传千年不衰,就是因为这种审美观念,能促进画家们从具象到抽象“超四维”地思维运作。这种审美指向,引导中国画进入更为高级的诗性境界。回顾当代成就较高的画家,他们的作品,无不在诗意的表达上,努力探求,煞费苦心,才能程度不同地到达一定的高点。姚治华正是在这方面取得很高成就的画家。分析他的诗性思维及其成功的表现方法,我想对广大画家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夸张化
      为了完成诗意的传达,夸张往往是直接、有效的手法,这在诗歌界已是共识,只有不懂诗的人才说你“说过了头”。而在绘画上,就须通过景物具象的变形,通过变异笔墨、色彩甚至皴法等等艺术手法来表现。姚治华的艺胆之大,首先就表现在夸张上。他敢于把成碗的相溶的水,泼向草原、浩空,成堆地重彩泼向山峦峰峡,以表达他的热烈、浓情、痛快、高旷、幽邃......种种心灵中的意念,表达他面对景物、“再造”景物时诗感的兴发。《更喜岷山千里雪》写毛主席、周总理率领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的场景。一般伟人画均以人物为主体,景物作衬。治华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夸张的构思,强化了三大对比度,以更深地体现主题。一是画面空间以高峻雪山俯压全幅,与只占画面八分之一微小人体群,形成强烈的反差;二是以雪雾掩拥,高耸挺拔的雪山群,与人足所踏、俯首跪伏的近山,形成强烈的反差;三是以占绝大画面的白色浅青色,与人体的黑色衣装、矫健的步势,形成轻重色彩的强烈反差。通过三大反差的对比,不但真实地表现了题目所显示的画面“规定性”,人物的主体地位、精神形象,愈发鲜明,“天人合一”,反可使读者联想翩翩,获得更深的领悟。《漓江夜曲》通过对江岸、山头、树影的倒影的特殊皴法,表现了渔火映染下的水纹闪动迸飞之状,传达了作者对此时此景的激赏和对诗性的细腻体验,读者循此以观,也会立即受到他诗情飙发的感动和感染。
      2.朦胧化
      朦胧就是不确定、不写实、不工细,因为朦胧,就促使人产生想象和联想、遐想,使作者显示的审美对象,在读者心中引发许多补充。这是诗之讲究含蓄、富有余味的一种常用的也是高级的艺术观念与手法,运用得当,艺术效果大大高于写实。绘画同样适用这种手法,姚治华更应许为高手。他不但通过云、水、雾、风、光、影等等惯常便于表现朦胧感的东西,来传达其抽象的诗性思维,我觉得他的独到、他的擅长,甚至可以定名为“姚治华式的朦胧”的,是画水中的倒影。《漓江情》以江岸的一抹绿色为黄轴,把岸上美峰与水中倒影平分全幅,形成一个奇妙的对称结构,使人忘却谁是实景谁是虚景,因而灵性摇漾,诗味盎然。再如《夜捕》在全幅夜色朦胧中,相对清晰的两条渔舟上的渔人,从画幅中线左侧,向着水上夜空撒出两张渔网,颜色稍淡于底色,如风裙飘飞,如奔云浮漾,网的长度大大超过了正常的比例,显然是夸大了,然而却成了全画引人注目的焦点,使人生发出无穷遐想和深邃的惊喜。《静静的渡口》则把视焦放低,竟略去了岸上的山峦,全幅是倒垂而下的水中山影,压在静泊于右下角岸边的三条笔墨鲜明的渡船上。山影的皴法也较为特殊,是山石的坚硬棱角与柔软的水纹水沫的糅合,左上角画了些翩然翔飞的水鸟,与渡船对角相称。构图固是独创,对“静”的表现,通过朦胧的山影,加上不朦胧的渡船的反衬,便越发显得幽静安详,诗感似乎要从山影中渗沁而出。《秋渡图》也是只画山的倒影,却由于意境不同(以岸边红叶及对角船上的红色块来暗示),他把倒影因被船的移动产生的波浪所荡,而形成规则形的横纹。强化这一道道平行的横纹,全幅画便出现了装饰画式的规律感、节奏感,与大红色块产生联动,浮现出生活进行曲的热烈的旋律。另一幅作品《芦荡飞鹤》的画面,朦胧化的特点更为突出。我对姚治华朦胧化的艺术手法,尤其是水中倒影的表现特别欣赏,这正是他的特色、专长、亮点。
      3.通感化
      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可以相通,从视角对象可以听到声音,从触角对象可以闻到气味。其实未必真是如此,“通感”的基础在于对人们生活经验的唤起,在于联想。绘画,是时空的画面锁定,欣赏绘画只需视觉。如何让人们通过对平面、静止的画面审视,超越视觉三维(点、线、面)的局限,从各种感觉渠道,都能驰骋想象,形成幻觉,获得更大的诗性审美满足,这就是要靠画家提供启导通感的“通道”。高明的画家无不在“超四维”的追求方面着力,常运用暗示、象征、比喻、营造气氛种种手法,而运用“通感”是重要手法之一。获取重大成就的姚治华,当然也是“通感”化的高手。
      首先要说的就是他的“动势思维”。他善于营造气势,化静为动。他大胆泼墨泼彩,如状云、状风、状水、状瀑、状山影、状夜色、状晨曦、状暮雪、状莽莽生意、状蓬勃之气,无不得心应手。读他的画,每感一股气势逼人,这股气势撞开了人们联想之门,一时五感皆通,如闻风声瀑声,如触云絮缠绵,如嗅花香水气,如沐沁凉夜风......这就不能不说到他那幅长500厘米、宽200厘米,高悬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黄河颂》。这是一幅气势磅礴、寄意遥深的杰作。治华先生曾在二十多岁时去兰州写生见过那一段黄河。后来带学生实习,也曾亲临壶口踏看奔腾不息的瀑布。他的童年是在铁蹄踏破版图、河山滴血、听着《黄河大合唱》慷慨激越的旋律长大的。黄河雄伟之姿、迸飞之势、澎湃之声,早在其胸中凝缩为石雕铁塑。一旦受邀作画,那眼中的血泪、耳膜的鸣鼓.....均一跃而奔赴笔端,纵横驰骋,绘影绘声,气势横溢,力透纸背,激响弥天。把中华民族的磅礴正气、浓烈爱心,通过黄河这一象征实景而强化了的通感效应传达出来,因而扣人心弦,令人魄动神惊、遐想不已,叹赏不已。
      再说其通感效应,如《邛海风光》以幻化了的楼台的鲜红,对照水中有序流淌的黄花,而黄花已成水的线谱、花的音符。凭这种暗示,人们似乎听到纡徐流淌的钟声琴韵。《山中雪》在斜向虚染的云流岚气中雪花漫飞,挟着风势,撞击在似乎冰冻了的山峰树影中,恍惚叮当有声。更不要说那广漠上远去的驼铃(《丝路驼铃》)、深山中自天而落的悬瀑(《飞泉》)、飞浪撞礁击岸的东海(《望东海》)之如闻其声了。差不多每一幅我们都可以五感互通,生发联想,产生更丰富的诗情的体悟。
      诗性追求,画比诗要难得多。除了诗性思维不是人人可具外,写诗是通过抽象(文字)写抽象,而画则须通过形象写抽象,所受限制多得多。但这又恰恰是衡量一个画家的思维深度、艺术力度的重要着眼点。姚治华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著名画家,又是艺术教育家,他的艺术业绩和成长轨迹在相当高的层次上折射着中国画在当代的变革和发展趋势,研究总结他的经验,足以影响整个画坛。因此,我作了上述探索,限于篇幅,未能概全,限于水平,未能深邃,尚望治华先生及天下方家有以教之。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邹德忠书法作品欣赏
  • 下一篇:造云山之大境 显万壑之雄风——浅析宋玉增的“宋家云山”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