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社会 > 列表

    西安市蓝田县健康扶贫提高群众幸福感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深圳咨询网  发布时间:2018-01-11 10:16  浏览次数:

      蓝田县卫计局立足为群众“拔穷根”,聚焦因病致贫,探索“12445”蓝田健康扶贫新模式,聚力破解因病致贫难题,守住贫困人口的健康底线,提高群众满意度,把好政策送到了“田间地头”,把党的温暖送进群众的心窝里。

      精准识别成体系 健康扶贫模式新

      蓝田县总人口6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30713户,109616人。今年以来,蓝田县卫计局按照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健康扶贫作为卫计事业发展的“0号工程”,成立蓝田县健康扶贫办公室,抽调7人进驻县脱贫攻坚指挥部集中办公,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一名副局长任专职副主任,局医政医管、疾控公卫、计生管理等业务工作与健康扶贫紧密结合。全系统全面动员,按照职责分工,夯实责任,压实担子,形成全县重视、全行业投入,精准脱贫主攻、帮扶措施常抓的良好局面。他们以健康扶贫统揽全县卫计工作全局,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年度计划等重要文件,明晰任务,把握节点,落实责任,划定了健康扶贫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探索健康扶贫新模式,全域化推进“12445”健康扶贫模式,即:围绕“消除因病致贫返贫”一个目标,聚焦慢病和大病两类病患,施行慢病“管”、大病“治”、残障“保”、一般人群“防”四个策略,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补充保险“四重保障”,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分类救治责任、建立就医绿色通道、代办健康扶贫事项、深化健康扶贫宣传五项措施,着力构建贫困群众“健康周期全管理、扶贫政策全解释、临床疾病全诊疗、救助保障全到位”的“大健康”服务。坚持以慢病签约服务为突破口,将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与健康扶贫相融合,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提高签约履约质量,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实行精准识别主要以卫生院为主体,县级医院支持,专科医院配合,全面开展贫困人口、重点人群健康体检,逐户逐人建立档案,逐户逐人逐病确定救治措施,先后出动医务人员8931人次,体检9852户18359人,建立健康档案32716份,筛查出患病8278人。简化新农合慢病审核程序,推行上门问诊、代办慢病证件,累计办理贫困群众慢病证2791个,精神病患者免费领药卡263个。结合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对留守老人体检建档、收集病历资料,纳入慢病小药箱管理。组织县级医务人员492名,入户走访贫困患者,核查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扶贫管理台账,健全了户有管理手册、村有健康档案、镇有救治台账、县有信息平台的慢病管理体系。同时实行免费小药箱送药,把慢病管理与新农合慢病补助相结合,将高血压、糖尿病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由签约医师团队入户免费送药、定期随访、量化考核,为在册贫困户发放小药箱。

      从2017年开始,县财政为村医每月增加补助,调动村医开展公共卫生及签约服务的积极性。提高镇村两级医务人员工作待遇和生活补助,动员全系统发扬铁军作风,放弃节假日休息,以背水一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的决心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按照1+1+1的网格化服务思路,建立县镇村三级医务人员包联贫困患者制度,形成由一名县级医师包联、一支镇级团队指导、一名村医负责的三级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体系,将全县在册贫困户全部纳入签约对象,协助、代办事项738件。按照“810”(一份管理手册、一套健康档案、一张救治告知书、一次健康体检、一次专家上门会诊,一份个性化治疗方案、一支医生团队签约、每月一次电话回访,“一站式结算”,“零”付费)模式,纳入集中救治大病患者72人,全部落实住院治疗和指导维持治疗。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设立无假日门诊,开辟扶贫病房60个,优先安排入院,减免床位费,救治贫困患者1400余人次。

      四重保障减负担 签约服务暖心间

      健全“四重保障”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建立医疗补充保险,形成“四重保障”制度体系,实现在册贫困户和低保、五保户住院费用全兜底,建档立卡脱贫户,住院个人自负费用不超过1500元。县域内37家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贫困患者免交住院押金,提供即时结算服务,无缝衔接,让群众只跑一次。

      在建档立卡数据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把扶贫对象找出来,把病种搞清楚,把病因查具体,找对病根,开对药方,实施“管治保防”策略,通过精准施策,为打赢健康扶贫这场硬仗奠定良好基础。对患有重特大疾病、家庭成员多人患病、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等特困人群,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倾斜、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动员社会力量救助等措施,实行兜底保障。建立重度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主动服务工作制度,持续开展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和台账。

      与此同时积极对接、主动承接市级医院组团帮扶县人民医院,由县二级医院对口帮扶镇卫生院,镇卫生院对口支援村卫生室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镇村一体化“一托一”、县镇一体化“2+1”、区域医疗联合“1+1”为主要方式的分级诊疗制度,畅通市县医疗救治绿色通道。通过新闻媒体、公众平台、健康专栏报道健康扶贫做法,讲好健康帮扶故事,通报健康脱贫进展,组织各类培训188场15000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28场次,受众近万人次,个体化健康教育25493人次。同时,建立健康扶贫监督检查和目标管理体系,加强对帮扶情况和效果的考核检查,切实把贫困户的健康管理、保障措施落实到位,促进慢病签约服务等好政策送到群众心间。

      经过分析,因病致贫、返贫的大多数都存在“小病拖大、大病拖重”现象,如何能将优质医疗资源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从源头驱除“病根”? 大家带着感情和责任,架起“绿色通道”,打通基层医疗“最后一公里”, 组建30个工作队,“逐户齐过、不拉一人”开展体检,对长期不在家、年富力强的贫困人员,通过其他家庭成员询问病史,评估健康状况;对行动不便、残障人员采取主动上门体检,代办申请手续、送医送药上门的方式,由县镇村医务人员结对帮扶,实施一对一健康服务管理,确保贫困户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有报销、大病有救助,从“有病不敢看”到“有人帮看病”,印证着贫困人口真正享受到了政府的民生“红利”。 另外,他们还依托市级组团帮扶、对口支援,向外借智借力、大力推进县镇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医疗资源往下沉、专家往下走、小病往下转,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切断了“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基本形成良性就医格局。

      精心组织做谋划 健康脱贫力度大

      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投入,慢病小药箱免费送药,以发病最多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为突破口,创新慢性病管理模式,简化新农合慢性病审核程序,把公共卫生的慢性病管理和新农合慢性病补助结合起来,大病救治“810”模式对贫困人口来说不但解决了“大问题”,使贫困人群看病不愁成为现实,也点亮了贫困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按照工作思路从普惠型向特惠型转变,工作内容从分散碎片型向集约整合型转变,工作方法从孤军奋战型向集团作战型转变的要求,下大力气抓好载体活动实施。突出普及性,开展“健康细胞”创建、慢病管理示范县创建,“三控四健”、“三送一查”、“健康蓝田我参与我健康”等载体活动,提高健康素养。突出针对性,聚焦7类人员、4个重点区域、10类传染病,坚持“两早”,实现“五个到位五个全覆盖”,有效防止传染病蔓延、慢性病进展、地方病扩散。突出精准性,以创新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引领,发挥乡村医生、责任医师团队等三个作用,提高履约质量和群众获得感。突出全民性,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水平,强化河长、路长制考核,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治污减霾,建成董岭、塘子街等16个省级卫生村,汤峪、辋川等3个省级卫生镇,163条城中村道路纳入城区统一保洁,完成农村改厕项目10620户,切实改善了人居环境。

      开展精准识别动态运行管理系统全面开展贫困人口、重点人群健康体检,与扶贫部门同步完成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数据核实工作,摸清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患病人数和患病病种等,确保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

      识别致贫找原因 科学对症治穷根

      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战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拦路虎”。在精准施策的前提下,蓝田县卫计局健康扶贫从“管”出发,解决看得上病问题,解决“看得好病”的问题,解决“看得起病”问题,解决“少生病”问题。主动服务,上门体检巡诊,代办就医报销、免费送医送药,确保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有报销、大病有救助。将健康扶贫与基本医疗、公卫服务、医疗保障深度融合,构建贫困群众“健康周期全管理、看病就医全负责、政策咨询全解释、医疗费用全保障”的“大健康”服务格局,让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享受到了政府的民生“红利”。

      据蓝田县健康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责任和最重大的工作,认真学习兄弟区县健康扶贫的先进经验,多措并举,持续用力,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不断提升群众就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向上级组织和蓝田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三个陕西”和“大西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记者 张欢 凌云龙)来源 西安商报

    来源    http://908news.com/minsheng/2018/0111/16143.html#userconsent#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中国儒商研究院华南分院赴韶山恭请毛主席铜像
  • 下一篇:北京爱迪学校2017年的辉煌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